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央行上调“这一参数”,如何理解?

  • 生活
  • 2025-01-13 17:31:02
  • 11

  来源:金融时报

央行上调“这一参数”,如何理解?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于2025年1月13日实施。

  该政策是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较为成熟的措施,也是央行拓展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的一项重要举措。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能继续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业内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解释,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构建了基于微观主体资本或净资产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约束机制,按照国际通行的“资本吸收风险”原则,将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的上限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通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进行逆周期调节。在该框架下,企业和金融机构可在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宏观经济热度、国际收支状况和宏观金融调控需要对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进行调整。

  实际上,自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以来,央行已多次调整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推动跨境融资水平与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债能力相适应,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与此同时,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也被视为稳汇率的政策工具之一。“这是继1月9日央行发布公告,决定将在香港市场发行60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后,在较短时间内再度释放稳汇率的清晰政策信号,维护汇市稳定运行。”王青表示,近期稳汇市政策工具频出,与央行近期再度强调“三个坚决”一起,传达了更加明确有力的稳汇率政策立场。

  “此次上调参数后,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额度增加,可以更多地从境外融入资金,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能直接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促进外汇市场供求平衡,起到稳汇率的积极效果,是央行充分发挥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的具体体现。”业内人士分析称。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