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从政策引领到商业化破局,低空经济迎产业爆发奇点

  • 汽车
  • 2024-12-27 09:07:03
  • 24

  原标题:从政策引领到商业化破局,低空经济迎产业爆发奇点丨2024年终特刊

从政策引领到商业化破局,低空经济迎产业爆发奇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2024年初,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序幕由此拉开。

  在这一年内,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稳步推进,低空飞行器制造业与低空运营服务业加速融合,低空基础设施与保障服务体系稳步建立。

  政策支持引领先行,市场建设紧随其后,关键技术突破在即,中国的低空经济发展迎来爆发奇点。

  展望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有望迎来商业化元年,一批具备较强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的城市将率先破圈。多家eVTOL厂商有望拿到型号合格证,订单潮将要扑面而来。

  eVTOL试点启动

  低空经济以飞行活动为牵引,促进轻小型固定翼飞机、民用直升机、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制造发展,培育更加丰富的低空应用场景与服务新业态,核心产业规模成长空间过万亿元。

  据赛迪顾问测算,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约为6702.5亿元。其中,低空航空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市场规模占比接近55%,低空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环节贡献较低,但潜力巨大。

  目前,民用无人机是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主力机型,截至8月底,我国无人机实名登记达到198.7万架。今年以来,多款中大型无人机先后获得特殊适航证,其中便包括北京远度科技ZT-120V、深圳丰翼方舟ARK40、珠海紫燕灰鲸G1,奠定其商业运行基础。

  伴随着无人机的成功经验积累,产业界将目光聚焦到难度更高的eVTOL。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eVTOL产业规模约为32亿元,2026年有望增长至95亿元,eVTOL或能复制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奇迹。

  按照整机构型的不同,eVTOL可分为多旋翼、复合翼、倾转旋翼三大主流技术路线。多旋翼依靠旋翼升力大小实现飞行,国内代表公司有亿航智能、小鹏汇天和零重力飞机工业;复合翼型eVTOL的升力和巡航用的螺旋桨各自独立,分别实现垂直起降和巡航,峰飞航空、沃兰特、御风未来为代表性企业;倾转旋翼型可以在垂直起降时垂直放置,在巡航时倾斜并像固定翼飞机一样前进,国内沃飞长空和时的科技走在行业前列。

  今年以来,多家eVTOL厂商纷纷在各地开展试飞,为eVTOL前期推广打下基础。目前,中央空管委决定拟在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六个城市开展eVTOL试点,并将600米以下空域授权给部分地方政府。这些城市将成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试验田”,为全国乃至全球起到示范作用。

  低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则要快于航空器的研发进度。

  其中,低空空管系统为低空基建领域的重点工程,因为大规模的低空飞行器要实现可靠飞行,必须建立类似于现代地面交通的空域网格化指挥与服务系统。近期,IDEA研究院发布了智能融合低空系统OpenSILAS 1.0(Alpha版),便是对这一领域的有效探索。

  与地面交通需要摄像头、雷达监测等类似,在低空的数据底座大致可分为低轨卫星和地面通信基站,以此筑牢低空经济发展的数字基座。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秘书长成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低轨卫星由于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整体制造成本低,可用于支持低空智联网发展。

  不过,也有专业人士认为,低轨卫星虽然覆盖面广,但难以同时覆盖大量无人机,其次,卫星很难把地面小型无人机准确感知出来。所以,通感一体还是要靠地面的通信网络。

  2024年10月14日,工信部提出我国将打造全球最大规模低空通信网,目前国内已有330余个城市启动最新的5G-A网络部署。借助5G-A的通感一体化能力,保障低空通信高速低时延指标的同时,对航空器的位置、状态等进行全天候高精度监测,提高低空的管理效率,实现低空飞行“可视、可管、可控”。

  随着低空飞行活动的日益增多,低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成效的逐步显现,赛迪顾问乐观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

  商业化路径

  政策的驱动下,低空经济商用化步伐日益加快。

  业内的主流观点认为,低空经济商业化应遵循着从载物到载人演变,物流配送、应急救援、旅游观光和农业植保等场景可率先进行尝试并应用。

  “过去消费者很难想象,在手机外卖APP上下单奶茶,半小时内,就交由无人机送到消费者手上。”这种基于即时零售全场景下的硬核科技体验,在其他地方还属新奇时,在深圳市民看来已不足为奇。

  物流配送是除城市空中交通以外,未来市场规模最大的低空应用场景,美团无人机和顺丰丰翼无人机都是从深圳起步,截至2024年12月,美团无人机已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开通53条航线,并累计完成订单超40万单;顺丰丰翼物流无人机在大湾区已实现常态化运营,日均起降800至2000架次,日均运输单量突破1.2万票。

  近年来,外卖及物流配送的运力博弈愈发白热化,用户下单的频次增多,配送时效更加急切,纵然解决手段可以高薪增加骑手数量,但人力毕竟存在天花板,系统调度的能力也终有极限。矛盾之下,无人机配送的出现可以有效补充运力,并且提高服务体验,乃至获得超额收益。尤其在山坡、湖面等传统地面交通工具不易到达的地方,无人机配送的价值更能显现。

  在载人领域,由于涉及人身安全,适航认证的要求更为严苛。截至目前,仅有亿航智能的EH216-S集齐适航三证,具备合法载人飞行的资格。今年7月,亿航智能宣布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AOC)申请已获受理,有望在年底拿到全球首张AOC。AOC类似于出租车的运营许可证,获得则将意味可以实现EH216-S的商业化运营。

  除此之外,目前,零重力飞机工业ZG-ONE型号合格证申请已获中国民航局受理,两家公司 的eVTOL均为多旋翼构型,优势是技术成熟度更高,更加安全可靠,劣势是续航时间短。

  零重力飞机工业联合创始人石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一些技术看起来高大上,但不一定能大面积应用,可能一开始概念很好,但不一定能有效服务市场。低空经济的发展还是应该追求务实,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不能够脱离市场实际情况。

  在他看来,城市空中交通是eVTOL的远期目标,或将在2028年后成功落地。短期来看,还是应该从发展低空文旅场景逐步过渡。

  亿航智能副总裁蒋瑜涛建议,可先从城市内飞行体验开始,从单点空中游览逐步拓展到机场及高铁摆渡航线,最终在数字空运和无人空中交通系统完善后实现全面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传统通航公司加大对直升机运营航线投入,大有为eVTOL载人运行先行探路之意,这类企业积累的经验,能有效助推低空航线的拓展。

  2024年初,东部通航与峰飞航空合作完成首次eVTOL跨城跨湾航线演示飞行,在最初航线申请审批过程中没有经验可借鉴,得益于传统通航企业的加入,进行类似无人驾驶航空器航线的可行性分析、制定备降起降点及备降航线、在航线申报的过程中与相关主管单位充分沟通论证等工作,才成功取得航线的批复并完成飞行。

  千亿产业基金助推

  低空经济刚刚萌芽,更需要外部资本予以支持,各地政府对低空经济的重视程度给投资人带来了信心,同时各地政府也掏出真金白银予以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广州、重庆、苏州在内,全国已有20个省市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总规模超千亿元。

  在地方产业基金的带动下,财务资本、产业资本和海外美元基金纷纷投身低空经济发展大潮。

  eVTOL被认为是未来低空经济最具潜力的细分市场之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梳理,2024年以来,国内在eVTOL领域至少发生超过14起融资。

  其中,时的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宁德时代数亿美元战略投资峰飞航空;小鹏汇天完成超5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

  德迅投资总监周华林向记者表示,消费级无人机已形成寡头独大的局面,传统通航飞机价格高,通航机场少。eVTOL目前全球的厂商均处在适航取证过程中,国内尚未出现绝对的龙头企业,更具备发展潜力。

  据eVTOL厂商反馈,完成整个适航取证流程需要1~2亿元的资金支撑,资金弹药对主机厂适航取证来说重中之重。

  今年,全球首个无人驾驶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型号合格证获颁给峰飞航空的V2000CG;亿航智能的EH216-S拿到了全球首张生产许可证,集齐民用航空器适航“三大通行证”。

  2025年,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计划在下半年取得型号合格证,零重力飞机工业的ZG-ONE预计到年底能够取得型号合格证。

  记者获悉,2025年,ZG-ONE将先实现小批量交付,取得适航证后,交付量会大幅上升。

  目前,“陆地航母”披露的最新订单总数超过3000台。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2025年8月将落地第一台“陆地航母”样车,预计年产能1万台。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