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腾讯阿里成交均超百亿港币!科技股大涨“带嗨”港股,节后A股如何走?

  • 文学
  • 2025-02-05 07:20:02
  • 12

腾讯阿里成交均超百亿港币!科技股大涨“带嗨”港股,节后A股如何走?

  华夏时报记者 麻晓超 北京报道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港股市场表现惊艳,恒生科技指数收盘涨超5%。

  交银国际在最新研报中指出,港股年初以来实现“V”型反弹,恒生科技指数领跑全球主要股指,主要受益于海外积极因素带来的估值修复;同时,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近期表示将大幅提高国家外汇储备在中国香港的资产配置比例,有望潜在提升港股流动性,提振了市场情绪。

  A股休市期间,国际黄金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美联储与欧洲央行公布了对经济和利率的最新看法,中国1月财新制造业PMI数据出炉,DeepSeek以及特朗普关税等事件引发讨论,节后市场会如何走?

  港股半导体爆发

  春节假期期间,全球主要股市指数涨跌互现。东方财富网choice数据显示,1月28日至2月3日期间,孟买Sensex30、英国富时100、德国DAX、纳斯达克、恒生指数等实现上涨,法国、日本、韩国等市场股指下跌。

  2月4日,亚太股市多数飘红,港股恒生指数、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高开高走,集体大涨,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2.83%,国企指数涨3.51%,恒生科技指数涨5.06%。

  半导体板块爆发,涨幅排名第一,达6.48%,晶门半导体、上海复旦、华虹半导体、脑洞科技涨幅超10%,中芯国际涨超8%。此外,黄金与贵金属、工用支援、资讯科技器材、专业零售、汽车等板块涨幅排名靠前。

  腾讯控股日内成交额超130亿港币,阿里巴巴成交额超115亿港币,位居全市场第一、第二,美团、小米成交额分别超77亿港币和55亿港币,位列第三和第四。个股涨幅上,小鹏汽车、泡泡玛特、金山云、哔哩哔哩、理想汽车、美图公司等热门公司也实现大涨。

  从资金流向方面看,软件服务、专业零售、资讯科技器材净流入均超11亿元港币,半导体板块净流入超8亿元港币、汽车板块净流入超5亿元港币,分别排名第四与第五。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月4日港股大涨,特别是受到DeepSeek横空出世的带动,芯片、半导体、AI等板块大幅上行,这为节后A股市场的开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A股有望实现开门红,在春节前就已持续上涨的人形机器人等板块可能会领涨两市,带来很强的赚钱效应。

  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王学恒认为,港股行业广泛调升业绩,估值修复有潜力。“随着美债利率的下行以及1月港股各个板块业绩的普遍上修,港股的估值修复在路上。历史统计显示,春节后行情上行的确定性很强,我们依旧维持在20000点及以下加仓,20000点以上持有的观点。”

  沪指连续四年开门红

  华金证券分析师邓利军表示,节前担忧的风险多数未发生,节后春季行情可能开启。

  经济数据方面,在邓利军看来,春节期间高频数据偏好,基本面大幅走弱的风险未发生:首先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较去年有明显回升;其次,2025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刷新了中国影史纪录。流动性上,美联储1月未降息,符合市场预期,海外流动性进一步收紧的风险未发生。风险偏好上,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符合市场预期,靴子落地。

  东方财富在一篇文章中称,choice数据统计显示,2015至2024的十年里,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数均实现6次开门红,深指、沪深300均实现5次开门红,且上证指数2021年起已连续四年开门红,深指、沪深300、创业板2022年起已连续三年开门红。

  不过,从近十年平均涨幅的口径看,春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述指数近十年的平均涨幅均为负。其中上证指数平均涨幅为-0.17%,深指平均涨幅为-0.36%,创业板指数平均涨幅为-0.21%,沪深300指数平均涨幅为-0.39%。

  如果将时间拉长,根据国信证券研报数据,1991年以来,上证指数春节后10个交易日、1个月、2个月的中位数涨幅分别为1.56%、1.76%和4.51%,平均数涨幅分别为2.97%、3.66%、5.36%。

  2月走向何方

  中信证券在一份研报中称,展望2月,中国资产重估叙事在形成,春季躁动进入加速阶段,交易更加极致,港股的流动性改善空间边际上优于A股,行情重心更偏港股。

  “首先,从A股大势层面来看,关税扰动落地后外部风险在4月前步入平静期,春季躁动时间窗口更加清晰,国产AI重估成为重要情绪催化,而国内宏观政策因素影响暂时淡化,产业信息和情绪的定价极为迅速,交易会更加极致。其次,从市场流动性层面来看,A股短期资金面增量相对有限,中长期资金入市进程和机制更值得关注,相较而言,港股的流动性改善空间更大,进攻属性增强,流动性的长期改善趋势将提升其战略配置地位。”上述研报称。

  在杨德龙看来,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第一波上涨之后的震荡调整期尾声,第二波、第三波上涨的行情有望逐步启动。节前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无疑是推动2025年行情走出慢牛、长牛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邓利军称,美对华加征10%的关税落地,对国内经济和股市的影响已相对较小,俄乌冲突等风险可能大幅下降,外部负面冲击可能边际改善;节后赤字率和国债发行规模提升等两会政策预期可能进一步上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可能不断落地实施,降准等流动性宽松政策也可能落地,节后政策和流动性可能进一步宽松。

  东吴证券策略分析师陈刚表示,2月处于经济数据、业绩的真空期,新的政策预期开始逐步发酵,流动性改善、活跃资金兴起,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是春季做多的黄金窗口期;建议关注强产业趋势品种、外需板块估值修复的α机会,及内需政策催化的方向,具体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自主可控、空天信息技术、数据要素等方向,以及化债受益的环保、建筑、机械、信创等。

  港股方面,在浙商证券分析师沈凡超看来,整体来看市场虽然在资金面和情绪面未有明显改善,但可以看到基本面表现有亮点,且政策面仍在不断加码,“因此我们对于港股市场的短期观点由谨慎转为谨慎乐观”。板块配置方面,看好行业相对景气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汽车、电子、家电、 科技等,业绩和股价走势稳健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基本面相对独立且受益于降息周期的香港本地银行及公用事业股。

 

有话要说...